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

成也消費,敗也消費(上)

講到購物,有誰可以說不喜歡?而今時今日,購物消費已經不只是女生的專利。男士的市場也可以十分龐大,很多貴價的奢侈品如汽車、手錶、相機等都是專門針對男性消費市場。

香港素有「購物天堂」的美名,可想而知零售業一直都是香港的主要經濟命脈和社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對社會經濟發展可說是舉足輕重。

但另一邊廂,筆者昨天從塘人兄的博客中看到<星期二檔案>的視頻,該節目探討了時下年青人(大學生)的消費觀,發覺當中的謬誤甚多,過度消費的觀念隨時演變成重大社會問題。

從以上兩點可見,消費零售可說是一把雙刃劍,而香港正面臨從零售上帶來的經濟發展及社會雙重問題。




經濟問題:

跟據政府統計處早前6月零售銷售數據,顯示本港零售業正進入寒冬時期。2015年6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70億元,較二零一四年同月下跌0.4%。2015年5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修訂估計較上年同月輕微下跌0.1%。與2014年同期比較,2015年上半年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下跌1.6%。引致下滑的原因是本地零售業自佔領行動以來,行業氣氛都不明朗。其後又接二連三發生「反水貨」行動,早前內地更宣布取消向深圳居民簽發「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而且將下調部分外國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令行業舉步維艱。

事實上,香港作為一個成熟的經濟體系,服務業主導經濟的程度極高,估計佔GDP的比例在90%以上,而按機構單位數目和就業人數而言,零售業是香港最大規模的服務行業之一,而另外旅遊業也是行業支柱。撇除「自由行」旅客的個人素質問題,其實以「自由行」為主導的旅遊業人流暢旺,也帶來香港零售業的興旺。有學者統計,去年香港近5,000億港元的零售業銷貨總值中,約35%來自旅遊業,獲得約900億港元的經濟收益。所以無可否認,香港經濟正受到「一周一行」實施後所影響。

其實,香港零售業及旅遊業受到一些挫折未必是壞事,正好可以促使香港(以及各商家)反思兩地的交往態度,以及對內地及本地消費者的服務態度。而香港政府亦應反思除了發展零售業和旅遊業,長遠亦應考慮香港的經濟結構,以發展多樣化的產業。

香港一直以來都是塊福地,對於這一點我們不用質疑。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香港經濟一直保持增長,就業情況十分理想。二次大戰後,大量內地資本家遷移香港,帶來資本及技術,為香港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直至八十年代中國推出改革開放政策後,香港利用獨特的地理優勢發展出以香港為對外的服務前台、而鄰近香港的廣東一帶為幕後工廠的經濟發展模式,加上大力發展以金融、地產、旅遊、零售、航運服務等第三產業,仍然做得非常出色,得到「東方之珠」、「亞洲四小龍」、「購物美食天堂」等的美稱

而千禧年後,經過97金融風暴、董政府亂政、SARS等蹂躪,到曾班子政府在2008年金融海嘯的陰霾下,考慮固有產業發展受到的衝擊,推出發展教育、醫療、檢測認證、創意產業、環保工業及文化產業等六大優勢產業,希望走出傳統發展思路。但幾年過去,曾時代的六大優勢產業發展未見顯著蓬勃。其中因應兩地融合的教育、醫療產業發展備受批評,而檢測認證業也沒能形成規模,其他的更加不用說。

在這之後,究竟香港的經濟發展何去何從?高租金、高成本的環境不利營商;零售業一池死水;政治方面陷入僵局,梁班子政府最近施政亦備受考驗;感覺上,香港正慢慢踏上固步自封、作繭自縛的死胡同裡。面對內憂(香港政治環境)外患(內地其他城市競爭),香港又可否殺出一條血路?香港人可否再次團結發揮「獅子山下」小宇宙,引領香港再創高峰?

(下篇章再探討社會問題,待續)



10 則留言:

  1. 消費本來真的不是問題, 但因為錢為債的關係現今人類一定要不斷使錢至可以維持經濟
    如果人根本不能從工作中搵到足夠社會所要的錢去消費怎算?
    就是要人去借來消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PvTviSR7_s&index=4&list=PLF19E032495F6CF93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任何東西都有正反兩面。消費不是問題,不顧後果消費就是問題。

      刪除
  2. 歐美等國的消費主義比亞洲嚴竣得多......結果使出吊命方法 - QE

    回覆刪除
    回覆
    1. QE 又是「屈機」之舉。美國大印銀紙,逼使自身貨幣債務貶值,慘在香港經濟受到誅連,通脹猛如虎,百物騰貴租金樓價颷升,不利營商及民生。

      刪除
  3. 我覺得原則是應使則使,太奢侈的生活就不須。
    我發覺最富有的人一般不愛炫耀性消費。

    回覆刪除
    回覆
    1. 沒錯。有錢人的思維其實與大衆所想的不一様。看看巴菲特的消費模式就知道了。

      刪除
  4. 不難發現這個年代人的消費模式的改變。物質生活已變成生活的必須品。飯可以唔食, 手機一定要iphone 6; 錢可以唔儲, 但一定要去旅行/fine dining......社會進步了, 生活水平提升了, 消費模式改變了, 然而, 全世界人的銀紙數量多了, 人人變得"富有"了,物價、資產價格飛升了, 才發現自己的錢不夠用, 生活變得吃力了, 社會怨氣大了, 沒完沒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在這銀紙水浸的年代,通脹太厲害,手持真正資產才是王道。把金錢花在會貶值的所謂「資產」只會是走入惡性循環的歧途。

      刪除
    2. 單以手機消費市場為例,就已經令人咋舌。身邊好多朋友未供完一部又換另一部;又有朋友每隔三幾個月補錢以舊機trade-in新機;月費plan花上二、三百更加是家常便飯;外加付款apps / 打機課金 / 手機殼等配件。單單手機的駛費已經佔去不少職場新鮮人的十份一人工。

      刪除
    3. 現今手機貴得驚人,動輒5-6千元一部,手機plan每月3-5百。回想起以前一部23千元nokia,已經覺得很豪。

      刪除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