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穩坐股市過山車

近日股市大上大落,忽然想起「亞洲股神」東尼的一句說話:「穩坐股市過山車」......

東尼:我是藉熊市揚名,特別是大型股災,如七十年代的一遭,八七年、九七年及零零年的科網電訊股熱。每一次都是眾人皆醉須獨醒,各樂天派大潑冷水......

在這段非常時期,我們更需要保持內心冷靜、澄明,要不然會很容易被「震」出局......


2015年6月29日 星期一

成功秘訣:一套「飲衫」走天涯?

不知道你是否為每天穿著什麽的衣服而煩惱?究竟每天穿著同一套衫是老土,還是專一? 這可能與慳錢無關,就讓一些成功人士來告訴大家答案吧。




2015年6月26日 星期五

淺談華寶國際(0336.HK)

華寶國際(0336.HK)剛公布了截至今年3月底年度業績後,這幾天股價急挫超過25%,今天中午收報5.04元,也許是因為其盈利低於預期,以及不派末期息,令市場感到失望,加上受大市下跌雙重效應所影響。但筆者長遠對這支股票卻又不太悲觀。



華寶主席朱林瑤


(聲明:本文所作的分析只為筆者對以上股票的個人意見,僅供參考,並不聲明或擔保其準確性及可靠性。亦不構成對任何投資買賣的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申述、建議或推薦。讀者務必運用獨立思考能力自行求證和分析。)

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MBA:修讀工管碩士的最佳時機

曾經有位前輩跟筆者說,進商學院讀工商管理碩士(MBA)只有兩個目的。

第一,轉行:大學本科不是讀工商管理的,但希望進投資銀行工作的人士。對於這班人來說讀MBA是越早越好。

第二,拓展人脈關係:在工作上、事業上已經到達了一定的水準(如中層管理),希望在本行職場階梯繼續往上爬的人士,可以通過讀MBA認識更多同一理念的同學,達到擴展人際網路的目的。對於這班人來說越早讀MBA未必是越好。

那麼對於有意躋身商學院的朋友,什麼年紀讀MBA可以達到的效果最佳?






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全球十位白手興家的超級富豪

全球白手起家的十位淨資產最高富豪全部為男性,其中六位來自美國,其餘四位來自西班牙、瑞典、墨西哥和中國。

其實這十大富豪就算記不起他們的名字,對於他們的公司都肯定非常有印象。






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從高手中偷師:50歲前退休(下)

上一篇章講及財叔的故事及心法,這篇將討論另一主人翁:YC兄了。(原文:【精明理財】6招達財務自由 50歲不為錢打工)。

YC兄:善用肥雞餐,退而不憂。退休衛生督察張奕全(YC),2005年46歲「食肥雞餐」提早退休,現時在中港兩地持有11個物業,足夠支持他和太太的生活之餘,更將大部分租金收入作慈善捐獻。他的心法是甚麼?與財叔相比又如何?




2015年6月19日 星期五

她可能是世界上最靚的天使(投資者)?

遙遠的她......是大眾公認的靚女

遙遠的她......今年只是二十六歲

遙遠的她......為眾多男生的「女神」

遙遠的她......從「女神」化身為「天使」(投資者)




這個「天使投資者」是誰?名字亦與"Angel"有關也......

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摩笛:你為什麼不能勝過大市?

每次在財經報見到有關「摩笛」的報導,矛頭都是指向「大摩」- 投行摩根史丹利,「摩笛吹奏」泛指大摩發出報告評論股市或個股。而大市及個股在摩笛吹奏後走勢多受到影響,或多或少都會予人大戶舞弄市場的感覺。事實上,一般大眾對華爾街大行基本上與「大鱷」及「貪婪」畫上等號。

今天筆者竟然在彭博新聞看到一篇頗為學術的新聞<為甚麼(專業基金)很難跑贏標普500指數?>,而作者竟然是大摩。須知道資產管理乃投行的其中一個主要業務板塊,這樣做豈不是倒自己米矣?





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

從高手中偷師:50歲前退休(上)

最近財務 Blog 界最爆事件莫過於財叔了。因為一篇在iMoney提及有關劉公子的訪問及他的300萬元買樓例子引起軒然大波。主要來龍去脈在此不贅,有興趣了解事件始末的朋友可造訪止凡兄的博文

「一樣米養百樣人」,不同人抱不同心態,對同一件事有人怨天尤人,亦有人可以沉著應對。昨天筆者特地去找有關財叔的文章及訪問,以了解財叔的背景。找到了去年的一篇文章(原文:【精明理財】6招達財務自由 50歲不為錢打工),當中發現財叔的過去原來又是一個獅子山下的成功故事。

文章訪問兩位於 50 歲前已經達到財務自由的高手:財叔及YC兄,講及他們一步步致富的心路歷程,筆者在此轉發與各位分享。




2015年6月11日 星期四

也談「投資必勝法」(二)

本篇章為上月一篇「投資必勝法」(一)的後續。

「投資必勝法」(一)文中講及筆者的大師兄在某報章分享買 iBond 及做人民幣定存為必勝的投資方法,而該師兄之後亦再寫另一文章分享買股票的「必勝法」,所以筆者想繼續分享對該「必勝法」的看法。






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發展商銷售面積「發水」新招

今早閱報看到一何文田新盤,主打超級豪宅,為「提高住戶的私隱度」,每個單位都有私人電梯大堂,不過電梯大堂卻納入單位的銷售面積,以示範單位為例,電梯大堂 100平方呎就價值超過300萬元,簡直無所不用其極。



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有錢人的思維

摘錄自今天的<晴報>

「Visa 委託 TNS Singapore,在2014年11至12月訪問4,005名富裕消費者,受訪者介乎18至55歲,每年住戶收入最低48萬元。受訪香港富裕人士平均年齡35歲,家庭年度收入約900,510元(每月收入約7.5萬),當中多數人除每月平均花6,600元的酌情支出,都會將收入約45%用作儲蓄。而52%本港富裕人士認為,增加個人收入是主要財務保障目標,選擇增加儲蓄和退休計劃,分別有48%及37%。Visa香港及澳門地區總經理陶偉邦(Tom Tobin)稱,富人每月酌情支出多用於晚間外出消遣和家庭度假,重視與家人相處。」

看完這篇文章令筆者想起之前看過的一本書:<The Millionaire Mind>。這本書訪問了在美國一班百萬富翁,綜合出他們的想法及致富的心得。看完以後發現其實裡面所講的都是大道理:誠實,紀律,待人接物技巧,勤奮節儉,找個好老婆,做人井井有條,等等。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月儲$3000 - 買不到樓,可以做甚麼?

近日香港城中話題皆離不開劉公子的儲蓄論。各大傳媒、社論、網友、大眾都集中於聲討劉生的言論離地,二世祖不體會民間疾苦,沒資格作出有關言論等等。

筆者不想討論劉公子的言論反智與否,反正「成功需父幹」是先天條件,你我都不能自己挑選「富爸爸」。筆者曾在香港房地產界工作了一段不短的日子,見慣發展商運用各種手段興建「發水樓」,對「地產霸權」亦嗤之以鼻,而今時今日月儲$3000的而且確很難上車。可是,與其怨天尤人,何不想想假如真的每月儲蓄$3000,可以怎樣好好利用它?而這跟達到財務自由又有甚麼關係?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