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其實是一個良好的習慣,如果不會把近視加深就更好。
唐勤早前網上尋寶,看到一本書名為<30歲前,一定要存到100萬>。唐勤雖然已經早過了30歲,但光看書名仍然覺得十分吸引。
100萬對於大眾來說算是叫人生的第一桶金。
蒐集了一些有關資料,發覺這本書並不是教授如何投資,而是主要講解日常生活如何省錢、存錢的實際招數。講起消費、省錢、存錢,筆者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1)想有錢,需要先顧好「荷包」
在大學畢業起薪點低、投資艱難的環境下,想要致富的難度愈來愈高,在談理財之前,不如先講理「心」理「身」。透過執行有系統的計劃,先把自己養成良好的習慣:定期儲蓄、聰明消費,才有機會去談論下一步。
雖然光儲蓄不能致富,卻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舉動。透過強制存錢,才能積累初始投資資本,而愈早開始存錢,就愈能夠提前利用複利效應,未來就有機會愈早成就財務自由。
事實上,決定財富的不是每個月賺到多少,而是剩下多少,外國人都有一名句:"A penny saved is a penny earned"。對大部分人來說,每月收入的分配:房租、聚餐、看電影、買衣服、消遣娛樂……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成為「月光族」,完全存不到錢。
存錢的要訣,就是要令儲蓄變成一種生活習慣,即使少錢也無所謂。唐勤剛出來工作的時候,記得月薪 9,500元,每月先把 1/3 的工資撥入儲蓄戶口,到月底如有剩下的都一律再撥入儲蓄戶口。當儲蓄戶口足夠買入一手股票,就會把現金轉為投資。唐勤不是「月供股票」的支持者,因為覺得月供股票的手續費太貴。當然,有專家覺得月供股票可以達到平均成本法,以及做到強逼存錢的效果。
重要的是,當戶口數字開始累積,就會產生激勵效果,存錢就會愈來愈有動力。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也說:「開始存錢並及早投資,是最值得養成的好習慣。」因此,養成儲蓄的習慣,就是創造財富的基石。
2)想儲錢,需要拒絕不需要的消費
對於絕大部分打工仔來說,唯一的收入就是固定的月薪,如果「開源」有限,那就要靠「節流」來增加儲蓄比率。當日常開銷愈低,那麼能儲蓄或投資的金額就會變多,因此,唯有先控制好自己的物欲,量入為出,才能提高每月可儲蓄的錢。比如說,從每天的早餐開始,如果時間條件許可的話,何不自己煮早餐?到外面吃油膩又不健康,更要多付十元八塊,試想想,一年365天早餐就可多省下3,650元。甚至連午餐,其實都可以一樣自製飯糰或便當。
更甚的是,世上有一些人支持「簡約主義」,是將物質的欲望,減少到最低需求的生活形態。所謂「簡約主義」,並不是一鼓作氣地把所有物品都丟掉,而是認真去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麼。「減少」後,才能看得見「重要」。目的是只保留你喜歡的物品,其它的其實都沒有意義,就是丟掉無用或少用的東西,只留下絕對必需的物品。因為當你猶豫一件東西要不要扔掉的時候,可能就意味著,你並不需要它。
唐勤不是極端的去提倡各位信奉「簡約主義」,只是認為每作消費之前,最好停一停、想一想,自己到底需不需要,省錢之餘更可以珍惜享受每一次消費過程,更重要是訓練腦袋有關金錢規劃的概念。
3)想儲錢,需要從生活細節中做起
很多人並沒有真正想過怎樣花錢,都只注意到重大開支,而忽視了一些小開支。生活上很多細節都會令人不知不覺間讓錢流失。好像在澳洲,基本上每個人都有喝咖啡的習慣。每天在外面的咖啡店喝兩杯的話,基本上六十塊港幣就消化掉。
而大部分人都會認為,等到收入增加時,消費也應該同樣比例地增加。有些人加工資後會穿得愈來愈體面,開的車愈來愈名貴,用餐地點愈來愈高級,旅遊方式愈來愈花錢,但最終這些人卻不是愈來愈富有。唯有從食衣住行的日常生活裡,改變基本想法,才能把收入儲存下來,變成銀行戶口裡的數字。
當然,唐勤也不是去提倡吝惜花費,其實花小錢並不意味著要犧牲基本的生活質量,多花點心思去安排生活,就能省下一些奢華消費。不是說不能去高級餐廳,只是等待特別節日,或餐廳推出特價套餐才幫襯,去用餐的時候反而更加珍惜;不是說不可以去旅行,但可以計劃每年去多少次為「荷包」最能承受的,選機票酒店時候更可以貨比三家,以最優惠的價錢享受最多。唐勤就一直規定好自己,每年最多去兩次旅行,一次短程及一次中長線,而唐勤嫂更加是格價高手。我們更加避免旅遊高峰期出門,避免付貴價機票及酒店,更要善用飛行里數兌換機票或酒店。
4)最後當然都是要投資
最後當然都是離不開要投資。年青人要賺人生的第一個100萬,靠什麼方法可以實現到?買股票?基金?債券?房產?統統都不是。最直接的答案是:投資自己的腦袋發展與工作經驗。
最穩健的投資方式,是投資自己的知識與工作。初入職場先好好發展事業,儲存工作經驗,努力增加自己的本事、才幹,提升工作技能,透過薪水的增長或者逐步建立自己的生意,進而一步步累積投資資本再打造被動收入。
從高手及過來人中偷師,看70後兄的報導就能感受到前人的道路:從創業做到月入有18萬,累積到一筆資金,於是開始投資。到今天其股票戶口達到過千萬資產,未夠40歲每年已有逾50萬元股息收入。
報導當中一味集中70後兄的持股及股息收入的記錄,而忽略他其實更擁有一部賺錢機器:就是他自己的模型事業。各有前恩莫羨人,在投資自己的工作、開拓自己的事業之餘,更要投資自己的腦袋、增加財商。在這大學生氾濫、起步工資低、人浮於事的年代,不少年青人難免陷入抱怨輪迴:一方面說,學校學的不切職場實際;另一方面又說,自己的興趣跟工作不相符;更甚說人工太少,買不到房,未來沒有希望而一味抱怨政府;事實上,卻忽略人是要信靠自己,讓工作薪水帶進來的正向現金流,然後再構建被動收入,才是能夠達到財務自由的起點。
Enjoy INVEST Enjoy LIFE
節儉是很多富有的第一部。
回覆刪除相信白手起家的人都會認為節儉是他們富有的其中一個因素。
刪除所以我成日同身邊既人講要儲錢、儲錢同儲錢,唔識投資可以唔投資,但錢一定要儲,(1)如果有急事發生可以應急 (2)如果突發意外瓜左,可以留低一份心意 (3)儲舊錢令人有安全感
回覆刪除儲錢非常緊要之餘,其實懂得消費及投資都非常重要。
刪除//人是要信靠自己,讓工作薪水帶進來的正向現金流,然後再構建被動收入,才是能夠達到財務自由的起點。//
回覆刪除This is so true!
相信塘人兄已經一早參透了:)
刪除100萬TWD=24萬4 HKD
回覆刪除其實應當不太難 去少幾次旅行 買少幾件衫就得
其實100萬並不是重點,台幣港幣也好,重點反而是怎樣做才可以達到目標。
刪除是的, 大富由天, 小富由儉! 做好自己可以做的!
回覆刪除沒錯!100萬,完全可以靠自己努力;1個億,自己努力之外,都要靠運氣。
刪除是的, 唐勤兄, 多謝你的分享!
刪除我都正向小富的方向進發, 希望能做到!
http://purposelife42583.blogspot.hk/2016/09/10020.html
互勉之,努力!
刪除//而愈早開始存錢,就愈能夠提前利用複利效應
回覆刪除可惜現在儲蓄的複利太令人失望。
所以儲蓄只是第一步。然後需要豐富自己的腦袋,怎樣利用複利效應把存款善用。
刪除控制支出和增加儲蓄都是成功理財的基石,否則收入再多也是徒然。
回覆刪除物欲無限,金錢有限。唯獨知道自己所需,規劃好支收入出更加重要。
刪除估唔到小弟劣文被引用呢。
回覆刪除哈,我個d 模型如果可以成為事業又幾好喎。
我自己,由零至一百萬就係靠月薪三五七萬果陣儲同埋又靠股票啦。
適量控制支出都㚥有用,錢一搵得多,就會亂洗,美其名係改善生活,其實造成不必要浪費。
70後兄的財自故事,當然可以啟發後輩。當中唐某看到的除了投資,更重要是喻工作於娛樂。
刪除有位高收入但月光族朋友聽到身邊朋友話買到樓,第一時間問係咪靠投資炒股票賺到首期,真係得啖笑。
回覆刪除月光族不明白儲蓄,更不會明白投資。
刪除先儲蓄後消費差唔多係理財定律,好多人連基本嘢都唔去做好就抱怨冇錢。
回覆刪除對於我們來說,儲蓄後消費的而且確像常識,但對於尤其是西方國家的人,享樂主義的影響下,餐飲餐食餐餐清的情況十分普遍。
刪除就個人而言,我認為節約儲蓄是窮人的習慣.
回覆刪除Philip 兄你好,唐某不是鼓吹盲目及過度的節約,而是聰明消費。其實節約亦是很多富人所擁有的習慣。
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寫得很好。很認同,第一桶金對人生規劃而言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回覆刪除謝謝欣賞!Starman 兄作為過來人肯定感受至深。
刪除很讚!....
回覆刪除謝謝欣賞!
刪除